家家发房屋理财中心    0755-82995288    
您好,欢迎来到家家发房屋理财中心! 登陆 注册
      
深圳房价回到6000不可能 调控之意重在“大治”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6/7/19        【 字体:

深圳房价回到6000不可能 调控之意重在大治

深圳商报  卢青

调控细则一锤定音,剩下的就是市场对新政的逐步消化。地产调控几乎年年都有,但这次调控后的市场心理,却有些微妙的不同,尤其是对于房价即将下跌的坚信程度,超过了历次。

想买房子的人暂时决定不买了,理由是以后90平米内的房子会降价;想换大房子的也犹豫了,一方面担心现在住的“90平米会贬值,卖不出好价钱;又担心豪宅的价格就要涨了,得赶紧买。所有人的预期都只有一个,房价就快跌了。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本意并非是打压房价,而是实现大治。所谓的大治,即指拥有一个健康、稳步发展的,甚至是房价在一定范围内合理上涨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点是让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周期进一步延长。因此,以这样的出发点,房价大幅下跌甚至雪崩的状况或许很难发生。观望中的购房者,入市还是应以自身需求为先,一味等待或许并不明智。

大的方面,本次宏观调控本质是在解决大多数普通人的住房问题。据2002年有关数据显示,50个中国富豪的资产,就相当于5000万中国农民的年纯收入;而300万个富翁的资产,则相当于9亿中国农民两年的纯收入。因此房价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收入分配的问题。这次“90平米、70%”等一系列措施的出现,就是对商品房市场的供应结构以及供应体系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为了让更多的中低阶层买上房,新政不惜让许多中小户型的房源带上了政府供应的影子。由此可见,稳定市场是重中之重,房价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指望大规幅度的降价,并不现实。

而且据有关人士透露,中资银行70%的贷款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因此如果房地产出现大幅度波动,银行的金融体系就会受到大规模冲击,房地产产业链整体也会经受巨大考验,这损害的将是全社会的利益,政府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发生。

同时,以深圳市场的实际效应来看,细则的效应间接对开发商的成本控制能力、资金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商开发周期也将变长,虽然会导致利润的降低,但是随之供应量也会相应减少。而且细则让项目审批受到严格限制,据有关媒体透露,近期土地出让合同的拒签率接近70%,这表明至少在2007年的年中,深圳新房的供应量会大幅降低。据国土局调查显示,深圳现有20%的准置业者会在未来半年内买房,在供求关系没有根本解决的情况下,房价大幅下跌从何说起?

另外,谈到房价的走势,我们不应该忽略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与金融稳定性。深圳多年来一直是人均GDP最高的中国城市,深圳2005年人均GDP73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0多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8.7%,深圳政府的目标是2010年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而深圳的金融体系抗击各种冲击造成的不平衡,继续履行提高实际经济运行效率的能力,在中国各大城市中还是处于领先的。

宏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往往分为短期、中期与长期三个部分。短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观望的滋生。而此次新政对中国地产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其产生的长远影响目前来说依然无法准确估量,但是仅仅凭“90平米、70%”就盲目坚信房价会大幅回落,这也是不理性的。从2005年开始,深圳房价由每平米6000元涨到了10000元,当前的新政可能会让某些泡沫严重的区域价格跳水,但指望深圳房价再回归到6000元或是7000元,可能性的确不大。

点击次数:994   【 打 印 】【 关 闭
上一篇:福田六月成交创今年新低部分项目推迟到下半年
下一篇:白领置业首选宝安上半年住宅均价6577.46/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