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10.13% 深圳开发商坐地捂价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10月17日,具有官方背景的深圳房地产估价中心发布的第三季度《深房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深圳市第三季度的综合房价为每平方米9398.25元,比去年第三季度同期上涨10.13%。
不但综合房价指数在涨,一手房、二手房的价格指数都在涨。三级市场住宅房价指数为82.39点,比上季度上涨2.97%,比去年第三季度上涨12.84%。
“地方政府是不希望房价跌的,稳定或者小小的上涨是不少地方政府所希望的,所以我对这个数据表示怀疑。根据我们的监测和统计,深圳的个别地区平均房价甚至已经跌了10%,而且成交量乏善可陈,我们也是有数据的。”英联国际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在电话中笑着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价涨量跌
有关深圳房地产价格越调控越上涨的反讽现实目前已经成了不少人的饭后笑资。
“地方政府不断出具的房价上涨的数据正在加速这种‘看涨不看跌的’的市场预期。”郭建波博士对此表示忧虑。
此外,深圳另一家地产中介机构——置业国际的研究中心在国庆黄金周住博会上也发布了对300余名参会市民发放问卷的调查结果。有逾六成的被访者认为当前深圳房价较高,还有两成被访者认为目前深圳房价很高,认为深圳目前房价很低和较低的被访者合计占1%,可谓微乎其微。
调查还显示,在房价飙升的情况下,有一半以上被访者会考虑二手房,且收入越低者意愿越强。
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加入购房观望的行列。理由有很多,其中“房价不正常、炒家猖獗、有泡沫”是很多市民的担忧。
记者从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网站上看到,10月17日,深圳一手楼全市可销售43606套,实际成交163套,均价是10405元/平方米。
“实际上深圳的房价是价格涨,但量上在下降,全市可供应的套数还是非常多的,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还涨,这说明价格不正常,泡沫的成分不能说没有。”世联地产研究部专家谢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坐地涨价
9月底,以建设部为主的“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实检查组”对包括北京、广东在内的11个省(市)进行了调控效果的调查。参与此次调研的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我国房价涨幅已明显回落,但北京、深圳等城市未获控制。
深圳房价非正常的飙升愈来愈明显。深圳中原地产的报告显示,9月深圳共推出20个项目,投放住宅8468套,共68.8万平方米,与8月6180套、52.5万平方米相比,供应套数增长37%,供应面积增长31%,是今年继4月份推出75万平方米后的年度第二推盘高峰。
在深圳六区中,宝安推盘量最大,共推出7个新项目,共计29万平方米,3430套单位,占全市41%。预计10月份全市新增供应会进一步放量,其中宝安、龙岗再度掀起推盘热潮,宝安的放盘量进一步上升到40万平方米。累计10月全市的推盘量接近100万平方米。
如此大的供应量,而每日的成交量却很低,价格是怎么涨上去的?
上周,深圳楼市的热点区域宝安,一个叫西岸观邸的楼盘以均价9500元/平方米高价开盘后,随之而来的本月底之前将最少有六个楼盘开卖,价格齐刷刷向标杆9500元/平方米看齐。“这再一次验证了房价上涨的本质:一盘飞升,仙及各盘!”王方在他的博客中这样说。
捂价手法
“宝安这些区域泡沫已经非常明显,开发商操纵价格明显。”王方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一些开发商开盘的价格联动趋势愈加明显:宝安开发商鸿荣源2005年7月30日推出尚都以均价6500元/平方米高价开盘,从而带动片区房价上涨至7000元/平方米左右。2005年9月23日,鸿荣源的西岸观邸再度发力,以均价9500元/平方米挑起西岸楼市的整体发飙。深业新岸线在随后的10月14日开盘,价格定为12000元/平方米~14000元/平方米。
很明显,以上楼盘均价基本同处一个位置,直接或间接形成了价格垄断联盟,消费者根本无还价之力。
“其次,开发商已占据相当大的话语权,定价根本无需请示物价局,只言待市而定,市场机制已基本失效。”王方在他的博客中这样说。
另外,赠送面积成为开发商操纵价格的杀手锏。按照深圳市国土部门2006年6月25日发布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范》,已经开始对商品房市场上一度流行的通过超大阳台、超大凸窗赠送面积的销售手段进行限制,不然,开发商便会毫无顾忌地采用优惠的赠送方式进行促销,名正言顺抬高房价,实际房价只能打个八折而已。
一位销售代理商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10月14日销售的深圳控股(0604.HK)旗下的深业新岸线住宅项目1个小时内就出售60个复式单位(每个单位平均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3000元/平方米,而预计开发成本约为4000元,其价格暴利高达200%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