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建40万平米廉租房? 1成收益建公房或嫌不足
南方都市报 朱文策 李孟姣
编者按 业界期待已久的响应“国十五条”之深圳细则6月21日终于“落地”,深圳市政府共出台10项具体措施进行调控。从今日起,本报将针对细则中的重要条款,逐步进行深入报道。
深圳市针对暂住人员和本地低保户籍人口的政策性住房,终于得到了资金支持。深圳市政府在6月21日出台的10条调控细则里披露,深圳市、区两级财政要加大对政策性住房的支持力度,每年将全深圳市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建设。分析人士认为,就目前深圳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个“量”恐怕尚嫌不足,并建议政府今后要逐年加大投资力度,以期增加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的能力。
每年最多拿10亿元建公房
这是深圳市20多年来首次拿出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来反哺居住在本地的低收入阶层,根据文件精神,今后一段时间内,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据记者统计后的资料显示,2001年到2005年的5年间,深圳市前后共举行了50余次土地招拍挂,出让土地80多宗,涉及土地面积达500多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850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高达171.67亿元,平均每年从土地招拍挂中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概是34亿元。
但是,星彦地产惠州事业部助理总经理青忠贵认为,如果再加上每年协议出让的工业用地以及临时用地租赁获得的地租收入,“深圳市近几年的土地收益大约能达到80亿元,甚至上百亿元。”要指出的是,目前有关土地出让净收益的概念并不为读者所熟悉,所以,如果笼统将其视为土地出让金,那么,乐观的话,深圳市每年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资金大约能达到8—10亿元。
每年可建公房30万平方米左右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今后深圳市每年要建多少公房的计划,已经委托给一家研究机构进行调研,具体实施计划会如期在文件中承诺的7月底公布。
由于公房并不涉及到地价问题,所以,这8-10亿元的资金,将会主要用来支付公房的土建成本。据红树湾片区某发展商透露,一般的高层建筑,单纯的土建成本大约会在2000-3000元/平方米之间。而据本报记者采访获知,此前,深圳市政府所建造的大量微利房,成本大概都超过了3000元/平方米,“包括土地平整费、市政配套费、拆迁补偿费以及土建成本等。”一位知情人士认为,“即便是公共租赁住房,土地平整费、市政配套费和拆迁补偿费也都少不了。”综合起来,公房的建造成本可能会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
照此推算,8-10亿元的资金,每年可能会建设的公房面积大约有27—33万平方米,如果每套公房平均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下的话,每年大概可以提供约5400-6600套。
关键在于政府是否持续投入
“如果单纯看这个量,肯定不足。”深圳中原地产张伟表示,“关键是政府今后是否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另外,据记者了解,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深圳有关部门将会积极探索公房建设的融资渠道,吸引一部分社会力量加入到公房的建设中来。那样,将能弥补公房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但青忠贵指出,即便是资金足够,但是,“就深圳市目前土地高度稀缺的现实,政府要保证大量公房每年投入建设,恐怕很难长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