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陷低谷,“球市”难反弹?
南方都市报 张伟
在9部委新政的影响下,本周“比赛”场次大幅萎缩。中原数据显示,一手成交下降约30%,二手成交下降约50%。目前一手成交价格仍维持在8800元/平方米左右,二手价格维持在8300元/平方米,这说明长达3年多的牛市思维已有所改变,更多业主由于觉得后市走势不明朗而急于套现。
对将要购买“球票”人的来说,由于对此次新政期望较高,导致观望气氛加剧,成交急剧萎缩。同时,由于地方实施细则尚未出台,也使部分需求较强的客户暂时观望。总体而言,在下周细则出台前,市场将出现短暂的成交真空期。
回想去年同期,似乎历史仍会重演。但今年调控力度和方向和去年相比,已有本质不同。从执行力度来看,本次新规则的内容几乎全部予以量化指标来落实,没有给各地“裁判”解释和选择的空间,同时明确“第四官员”的监督职责;此外,由于本次调控明确说明要区分重点,去年以来房价上涨过快的北京、深圳两个城市,无疑将是本次调控的重点。
从调控内容上看,短期而言,征收营业税的年限由2年延长至5年,将对二手“球票”交易造成很大影响。根据中原统计,去年二手住宅成交中超过7成为“10分钟内”的次新“球票”,这意味着大部分二手“球票”交易成本将即时增加5%,这无疑将进一步抑制需求。
长期而言,“看台”的建设规划及从土地到项目的所谓90平方米占70%以上的规定,将对未来“球市”产生根本性影响。此项规定,一方面由于未来供应“看台”数量大幅增加而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各“球队”的沉重打击,在限“球票”价格、限“看台”面积的基础上再招标土地转让,这意味着未来“球票”价格和“球队”利润将同时被控制在“足联”——政府手中。
不仅如此,“看台”建设规划的制定,以及廉租“看台”的启动,将从根本上控制地方政府在土地转让中的收益,同时加大地方政府调控房价的责任。
市场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未来供应量在“足联”的控制下,将大幅增加。而由“足联”直接兴建的大规模廉租“看台”,也将进一步分流基本的自住“购票”需求。上述措施产生作用的时间大约都集中在明年中至年底,也就是说,即便市场需求和信心在2-3个月的观望期内能像去年那样神奇恢复,未来两年房价再次暴涨的情况难以再现,极有可能长期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业内各方不要过于乐观,在新规则下已经集体失利的“球队”,很难有翻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