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价逼高房价?深首个90平70%预计售价1.6万
南方都市报
6452元/平方米楼面价拿地,如按“成本决定论”来推未来房价必定超高,专家提醒,小户型同质化竞争激烈预示高价拿地风险
编者按
越调控越疯狂,宏观调控在深圳遭到了地产商们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击。在7月28日新政后的首次土地拍卖场上,3宗地政府卖了25.82亿元,其中,被称为“深圳中小户型住宅现售试点”的A004-0102地块被天健地产以楼面价6452元/平方米的天价夺去。你相信吗?1年前的今天,宝安中心区新房整体还没有卖到这个价呢,1年过去,原来的房价变成了现在的地价。
拍卖过后,深圳地产界又一次以传统的“成本决定论”来论证2-3年后这块地上建起的房子要卖多少钱,结论是:至少1万元/平方米以上。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在随声附和,一些分析人士提醒:高地价未必能倒逼高房价,3年后,宝安中心区中小户型的同质化竞争,以及宏观调控的持续和长效性等,都将有可能令地产商今日的决定冒有不小风险。
“拍卖天价无疑将会令身处调控漩涡的地产商对深圳地产重燃希望,进而令宏观调控在深圳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获悉拍卖结果之后,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博士邓志旺说。如他所言,越来越多的置业者开始担忧,这样的楼面地价,会否令深圳房价持续非理性上涨又有了更为充足的支撑。
预计售价1.6万元/平米
“(天健地块)将来的价格肯定会过1万元/平方米。”拍卖结束后,与天健举牌血拼20轮最终饮恨而归的花样年集团总裁潘军说。之后,接受采访的大多数专业人士,所持判断亦与潘相同。
支撑他们做出上述分析的,就是业界这些年来一直在袭用的“成本决定论”:天健地块楼面价为6452元/平方米,加上2000-3000元/平方米的建安成本等相关支出,仅成本就可能超过9000元/平方米,再考虑到合理利润,超过1万元/平方米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儿。
鸿荣源地产总经理杨江认为,该地块的成本就可能会达到1.2-1.3万元/平方米。其指出,约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可售面积约4.2万多平方米。依此计算,其楼面价当为7680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楼面价就已逾1万元/平方米。同时,“考虑到地块是现售,推向市场将在3年以后,这3年的财务成本是一笔不小数字;此外,地价如此之高,决定了天健开发的这个中小户型项目决不会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卖给普通置业者,他们肯定会走高端路线,甚至不排除精装修售房,这会更加提高其建安成本”。在此基础上,杨江甚至预测,该项目3年后的售价甚至有望达到1.6万元/平方米以上。
不过,这4.2万多平方米的可售面积中,有7000平方米为商业,考虑到商业收益远远高于住宅。因此,“这可能会变相摊薄住宅成本,如果开发商预期实现总收益一定,住宅价格不用飙得那么可怕也能达到目的。”宝安龙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香缇雅苑项目副总经理邓坚称。
政策压抑需求或成变数
“高地价就一定能倒逼高房价吗?3年后深圳房地产市场状况一定会比现在还乐观吗?”本地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型房企高层从另一个角度反问。
上述高层列出下列可能会影响深圳3年后房地产发展的变量,分别为区域供应量,中小户型是否同质化竞争、调控政策是否延续以及需求会否回暖等。
数据披露,今年宝安区计划新增土地供应58.8万平方米,以容积率3.0计,若能全部出让,2-3年后的宝安区商品房供应量将约至180万平方米,加上存量土地,有业内人士表示,届时区域供应量将至少不低于250万平方米。而且,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项目或有望达到200万平方米。可以肯定,如何规避同质化风险,这对天健绝对是一个挑战。
“根据现在情况来看,接下来政府稳定房价的工作难度将会更艰巨。”邓志旺说,“宏观调控还有持续下来的必要。”按照目前的政策导向,对需求的引导乃至抑制仍然是主要内容,这就直接决定了3年后,深圳置业需求回暖尚难定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开发商那时的定价策略。
“政府近期一定要特别关注成交量的变化,特别是9月份尤其关键。”邓坚建议说,“这次拍卖不啻给开发商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如果近期有买家挺不住入市买房,此前形成的观望平衡就会被打破,随即而来的反弹可能会非常可怕;而成交量如果持续疲软,那就说明这次拍卖没有太多实际影响。”
观点PK
3年后市场能否承受高房价?
【正方】
发展商用心做就不愁卖
柯学斌 深圳市坤祥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从区位价值来看,我认为这块地放到3年后以后,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按照深圳2030年规划,宝安中心区的价值至少应该和南山持平。从具体地段看,这块地位于滨海广场边上,又在总建面达30万平方米的西岸新天地块(本次公开拍卖的A004-0100)旁边,周边还规划有数十栋高档写字楼,未来的升值前景非常乐观。从定位来看,我认为,这地块比较适合做高档商务型公寓。虽然今后中小户型比较多,但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还是有很多细分,比如40-50平方米,和70-80平方米,针对的客户群都不一样。开发商只要做足心思,不愁卖不到好价钱。
【反方】
开发商或许要承担风险
张伟 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策划总监
26家开发商参加竞买,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市场信心很足,不过另外一方面就是必须要考虑的风险问题。
此次开发商集体出动,有深圳半年才推这么一块地的原因,还有就是未来的出让方式可能改为招标,一些小的开发商可能觉得综合评比获胜希望不大,愿意高价拿地。
而未来几年,同类户型的土地如果供大于求,开发商现在高价拿下的地块就很有投资风险。当然,开发商在拿地之前就要考虑到这种风险,如果到时候投资亏损,是不能责怪政府的。
该宗地是否应该用拍卖方式?
【正方】
拍卖方式本身无可厚非
张伟 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策划总监
拍卖是深圳一直沿用的土地出让方式,是公开公平的,这种出让方式采用价高者得的原则,让很多急需土地的开发商可以从公开的渠道拿到土地,这种拿地的方式本身无可厚非。
此次参加商住用地竞买的开发商高达26家,拍出这么高的价格,不能说拍卖的方式不好,只能说明开发商对这块地的看重以及对市场信心很足。此外,还有部分开发商担心以后出让的土地全部改用招标方式,所以想利用资金实力获取最后的土地大餐。
【反方】
用拍卖方式就是错误
深圳某品牌开发商拓展部经理(受访者不愿具名)
公开拍卖就是价高者得,新政之后,深圳的房价发展一直处于不明朗的状况,很多开发商都等着这次土地拍卖之后定价,而这块地采用拍卖的方式,26家开发商竞买,这样的结果当然只能导致高到无法想象的价格。
尽管这块地属于2005年的计划,可以避开新政要求的招标出让的方式,不过政府可能还是有欠考虑。此外,很多宝安的开发商都来了,这些开发商原来在宝安中心区拿地的价格都很便宜,楼面地价每平方米才几百元,他们随便托一下,自己的楼盘未来的钱就要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