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十一”前后,到11月底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24个城市进行了50余次房地产市场调控,如今,这轮调控尚没有结束,就在12月21日,郑州、武汉再次发布了加码收紧购房的政策。
“郑州、武汉此轮出台的政策都是对原有调控政策的一次升级,体现了近期热点二线城市积极管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专家认为,后续还会有城市继续加入到限购限贷的行列,或者继续加码。目前,石家庄、青岛、长沙、重庆等城市总体上炒房需求较大,如果此类城市房价上涨节奏比较快,不排除后续出台相应的收紧政策的可能。
调控成效初现广东11月份房屋成交环比下降;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6年1-11月广东房地产市场简报显示,国庆前后的调控新政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全省房屋成交在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呈现回落态势。省内出台新政六城成交表现分化;今年以来,广东房地产市场整体成交畅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于1-10月便已分别达1.17亿平方米和1.30万亿元,超过了往年全年水平。今年1-11月,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分别达1.29亿平方米和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和45.5%,增速较1-10月分别回落3.9个和4.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金额1.16亿平方米和1.28万亿元,同比增长27.0%和47.9%,增速较1-10月分别回落3.9个和4.5个百分点。从单月来看,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192.59万平方米,同比基本持平,但环比下降14.2%,环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从房价看,1-11月商品房销售均价1115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3.9%;商品住宅销售均价1101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6.4%,增速与1-10月基本持平。由此反映,国庆前后的调控新政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
从区域市场看,珠三角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分别为9517.04万平方米和12631.24亿元,分别占到全省的73.8%和87.8%;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则分别占到全省的4.9%、6.9%和14.4%。价格方面,1—11月,珠三角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327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5.6%;粤东6446元/平方米,增长12.4%;粤西5383元/平方米,增长9.5%;粤北山区4696元/平方米,增长3.9%。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商品房价格增长快于粤西和粤北山区,且涨幅较大。
从出台新政的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佛山和惠州6个城市来看,1-11月商品房销售均价包揽全省前6席,其中深莞惠和珠海的房价涨幅明显高于广佛的涨幅。从销售量看,深圳、珠海商品房成交面积在10月环比回落16.4%和70.3%的基础上,11月成交面积继续回落38.5%和30.8%,创下年内最低单月销售面积,且仅相当于去年同期销售面积的37.6%和51.9%。惠州因10月成交基数大,11月环比回落51.7%,整体成交量处于相对高位;广州、佛山、东莞在经历10月成交环比较大幅度回落后,11月成交量均出现回升,分别环比增长2.5%、21.7%和29.1%。
为遏制今年以来房价过快上涨,全国热点城市陆续出手调控,一场“限购、限贷、限价、限融、限投”的房地产整肃风暴席卷楼市。
风暴密集期出现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截至国庆假期结束,全国有21座城市扎堆出台了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
以毗邻上海、今年以来房价涨幅连续多月位列全国前茅的昆山为例,该城市除了对外地人限购外,还巧用了“网签关”这个神妙的水龙头开关。据记者实地调查,新政后的昆山一手房合同要书面送给政府审查,并进行价格备案,价格超过1.8万元/平方米的一手房禁止网签。物价、房管、工商等执法部门对开发商一整套证件进行严格检查,检查通过了才准许网签。
“十一”黄金周各城市密集的楼市调控政策发布后,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力度也明显超过往年。据上证报记者梳理,10月11日,深圳下发通知严禁“首付贷”、“众筹炒楼”等违规房地产金融业务。10月12日,上海银监局要求严查房地产拿地资金,实施“穿透式”监管。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规范网贷和股权众筹从事房地产金融。此后,上交所收紧了对房地产企业公司债发行的监管,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对不动产及衍生金融产品投资开展自查,银监会要求16城市金融机构自查,包括房贷调控执行情况,理财资金投向管理,房地产信托合规等。12月初,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文,京冀交界地区严控房地产开发建设,强化房地产市场管控。
不仅如此,在11月初短短一周内,杭州、深圳、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再度加码楼市调控政策。11月28日,上海亦宣布进一步收紧住房信贷——对首套房的认定实行“认房又认贷”。同日天津也升级了房贷调控政策。12月21日,嘉善也加入“限购军团”,武汉、郑州则升级了限购政策。
从全国看,从9月底开始的这一轮楼市调控已有超过25座城市出台了50多次楼市调控措施。至此,楼市交易进入“速冻”模式。
张玉良认为,本次调控的本质,是要通过压缩市场成交量和去杠杆,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使房价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不是要使房价大幅下滑。
“一线城市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房价过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是危险的。所以这一次调控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时。”万科总裁郁亮如此对上证报表示。
|